河南百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造纸污泥富含纤维的特性及最新环保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发了造纸污泥专用单螺旋挤压机,用于造纸污泥的深度挤压脱水。由于要求出料干度高,因此在设计螺旋轴时选取较大的压缩比(i=3~5),造成出料端挤压压力非常大。在使用过程中,在出料端经常出现“轴空转不出料”现象,即物料与螺旋轴抱在一起旋转,不随螺旋轴的旋转而前进,造成既不进料也不出料的现象。通常需要打开滤鼓进行清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设备无法连续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对该设备进行分析、改进,以消除其在这种工作条件下的缺陷。
1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出现“轴空转不出料”现象,是因为物料与螺旋轴的摩擦力大于物料与滤鼓筛网的摩擦力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物料与滤鼓筛网的摩擦力大于物料对螺旋轴的摩擦力。
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压榨压力大,当污泥在出料端承受来自螺旋轴强大的挤压力,致使污泥密度大大增加,污泥与螺旋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另外由于造纸污泥中富含细小纤维,当污泥受挤压后,其表面的细小纤维也会增大与螺旋轴的摩擦力。
⑵螺旋轴体及螺旋叶片表面粗糙,由于螺旋轴体表面采用热压不锈钢板包裹,螺旋叶片采用热压不锈钢板与螺旋轴体焊接为一体,造成整个螺旋轴表面都比较粗糙。
⑶筛网的开孔形状,当筛网开成均匀的圆孔时,物料与筛网的摩擦力较小,当筛网开成与滤鼓长度方向一致的长孔时,物料与筛网的摩擦力较大。
2滤鼓结构改进
首先我们对原有滤鼓的图纸进行分析,原有滤鼓内孔为一直径为φ1000mm 的圆形,与螺旋轴外圆尺寸一致。综合考虑现有加工条件,我们将滤鼓内圆设计成近似椭圆形,长轴尺寸1075mm,短轴尺寸1000mm,并在两半滤鼓之间,即长轴处增加16mm厚的防滑板,使两防滑板相距尺寸与螺旋轴外圆一致,即1000mm,并使椭圆短轴尺寸与螺旋轴外圆一致。滤鼓结构改进后,防滑板凸进滤鼓内孔约37mm。工作时,可利用防滑板对物料旋转方向的阻力来克服物料与筛网摩擦力不足的缺陷,迫使物料随着螺旋轴的旋转而前进。
由于“轴空转不出料”现象,出现在挤压力非常大的出料端,即最后两节滤鼓处,因此,我们只将最后两节滤鼓换成改进后的椭圆滤鼓,并在两种滤鼓之间增加过渡节,实现两种滤鼓的联结,设备整体结构。
3结语
通过对滤鼓结构的改进,现场试验性能良好。 |